美中機器人遠距手術大對決:誰將引領醫療未來?
- Sparknify
- 6月2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4 年 6 月,中國泌尿外科專家張旭博士締造歷史,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洲際遠端前列腺切除手術。他透過 5G 光纖網路,僅以 135 毫秒的延遲,從羅馬遠端操控機器人,為身處北京的患者進行精密手術。張旭表示:「遠端手術將是外科醫學未來最關鍵的發展方向之一。」這項突破也凸顯中國在遠距醫療與手術機器人領域正加速崛起,挑戰全球領先地位。

🔬 美國創新突圍:Virtual Incision 與 Sovato Health
在美國,遠距機器人手術領域也不甘示弱。初創公司 Virtual Incision(微型手術機器人 MIRA 的開發者)與 Sovato Health 正積極推進相關技術。2024 年 11 月,兩家公司聯手完成橫跨近 4 萬公里、連接加州聖塔芭芭拉與芝加哥的遠端手術前期臨床試驗,成功展現出美國在遠距醫療精準度與技術實用性的持續突破。
他們的關鍵差異:
極致小型化:MIRA 微型手術機器人設計輕巧,讓機器人手術走出大型醫院,適用於更多靈活、有限空間的醫療環境。
遠距網路整合:Sovato 系統內建低延遲控制、高清音視頻通訊及完整手術流程工具,專為遠端操控量身打造,確保手術即時精準。
美國技術驗證:來自 AdventHealth Nicholson 醫學中心的研究證明,美國標準下的遠距手術,在可接受的網路延遲內,安全性與效果皆有保障。
此外,老牌企業 Intuitive Surgical——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開發者,也正逐步拓展遠距手術應用,憑藉其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累積數十年的經驗與技術,持續引領遠端醫療創新發展。

🌐 為什麼地理與創新同樣重要
中國成功完成橫跨 8,000 公里的遠距手術,展現了 5G 網路與機器人技術的硬實力。然而,美國在這場競爭中,則擁有另一種優勢:
深厚的臨床驗證背景與醫師專業訓練
完善的監管體系,涵蓋 FDA 標準與遠距醫療規範
MIRA、Sovato、達文西等商業化硬體與技術整合能力
當科技日新月異、通訊邊界不再清晰,真正關鍵不再是誰能突破距離,而是誰能打造出安全、可靠、普及的遠距醫療系統。
🤖 Sparknify 觀點:人類與 AI 的博弈,外科醫師與機器人的新平衡
Sparknify 長期探索人類專業與機器自主性的結合:
人類具備無法取代的判斷力、倫理考量與複雜情境處理能力
機器人則帶來極高的精準度、一致性與跨地域醫療覆蓋能力
透過 Sparknify 的「人機對決」框架,我們鼓勵社會提出質疑:當機器人執行遠距手術,人類是否仍是最後的決策者?自主系統究竟是削弱人類角色,還是放大人類能力的工具?
✅ 未來發展路徑
推動美國本土遠距手術試點,促進新創如 Virtual Incision 與大型醫療機構合作,實證技術可行性
完善遠距醫療跨國監管標準,確保醫師培訓、執照審核與責任歸屬明確
結合 Sparknify「無人機與自主系統」活動,打造跨領域交流平台,讓技術、倫理、政策、民眾共同參與未來規劃
🏁 總結
中國的跨洲遠距手術證明了技術極限的突破,但真正能帶領全球走向負責任遠距醫療時代的,可能是美國結合新創活力、醫療專業、法規制度與國際合作的完整生態系。
Sparknify 相信,真正的未來不在於機器人取代醫師,而是人類與機器共同發揮所長,重塑醫療邊界。面對這場科技轉折,我們必須讓人類判斷、倫理價值與全球協作,始終站在醫療自主技術的核心位置。
🔗 歡迎加入 Sparknify 即將舉辦的「Drones of the Land, Sea & Sky」盛會,與我們一起探索這些不只會飛行,更能在人的引導下守護與改善人類生活的智慧機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