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I 硬體新浪潮:為何晶片周邊新創將在 2026 脫穎而出

全球投資版圖大轉向:硬體 x AI 正站上創新中心舞台——而 ICTGC 正在幫助創業者打造真正重要的系統


AI 硬體新浪潮:為何晶片周邊新創將在 2026 脫穎而出

一場由「矽」而非「軟體」點燃的新淘金熱


過去十多年,矽谷與全球投資圈口中的鐵律是:「軟體會擴張,硬體會失敗。」資金湧向 SaaS、平台、金融科技與雲端 AI。軟體可迅速複製,硬體則被視為緩慢昂貴、風險龐大。


但這樣的世界觀已經完全反轉。


AI 正正式走出雲端,深入家庭、工廠、醫療院所、倉儲物流與交通工具。AI 不再只是一段程式碼,而是運作在真實世界中的智慧系統。這也催生一個全新的產業共識:AI 的未來取決於硬體——而不只是模型。


真正關鍵的,不只是晶片,而是完整的周邊生態:


  • 專用推論加速器

  • 邊緣運算平台

  • 感測與機器人系統

  • 嵌入式 AI 模組

  • 深度整合的硬體–軟體架構



Nasdaq 最近的分析形容這股趨勢為「一場硬體文藝復興」,並指出它正在根本性改寫創投市場的資金流向。


2026 年,晶片周邊(chip-adjacent)新創將成為 AI 投資圈的核心焦點。



為什麼投資人正從「純軟體」快速撤退?


自智慧型手機時代以來,軟體一直是創投眼中最具爆發力的武器。然而在 AI 時代,這項優勢正在快速消失。


開源模型與工具的快速成熟,使 AI 軟體變得越來越容易模仿。大型基礎模型的競爭由少數資源龐大的科技巨頭主導,早期團隊的差異化空間被大量壓縮。Cowboy Ventures 的 Aileen Lee 點出當前投資邏輯轉變:


「A 輪投資已經不是看誰成長快,而是整套新演算法的遊戲。」


而那套新演算法的核心,就是硬體。


真正的瓶頸已從訓練轉向推論。

企業大量採用 AI 後才發現,雲端推論成本經常比訓練更驚人。為了更快、更便宜、更大規模地部署 AI,市場開始尋找新的硬體架構。


Groq CEO Jonathan Ross 在接受路透訪問時說得更直接:


「推論,就是這個 AI 時代的決勝點。」


數據也證明了這點:AI 硬體市場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590 億美元,成長至 2034 年的近 3,000 億美元;AI 晶片市場更以 40% 以上的年複合成長率火速擴張。


對創投而言,這是無法錯過的浪潮。



晶片周邊新創:一個高速膨脹的創業宇宙


最令人驚艷的是,這波硬體創新不侷限於傳統晶片設計,而是在「晶片周圍」形成一條巨大創新帶,包括推論加速、Transformer 專屬 ASIC、極低功耗 AI、稀疏運算、先進封裝、感測融合與新型機器人平台。


以下是這股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領導者。


Groq Chip
Photo Credit: Groq

Groq:打造推論時代的「AI 鐵路」


Groq 是投資人轉向硬體最醒目的指標。他們連續兩輪共募資超過十億美元,2025 年估值突破 69 億美元。Groq 的 LPU 推論架構以驚人的速度與低延遲著稱,並提供「可預測性」——這在要求穩定性的 AI 應用中價值極高。


Groq 想打造的不是一顆晶片,而是一整套支撐全球 AI 推論的基礎設施——就像 AWS 曾支撐起雲端時代。


Ross 說:


「我們正在打造美國高速、低成本 AI 推論的核心基礎建設。」


Etched.ai:押上公司命運的極端專精

ree

若說 Groq 提供通用加速,Etched 的戰略則是一支直搗 Transformer 內核的尖刀。


這間由史丹佛輟學生創立的新創公司在 A 輪募得 1.2 億美元,用於打造 Sohu —— 一款完全為 Transformer 模型設計的 ASIC。

結果也令人震驚:8 顆 Sohu 晶片可以達到 50 萬 tokens/sec 的推論速度,是 8×H100 系統的 20 倍以上效能


CEO Gavin Uberti 甚至公開宣稱:


「如果 Transformer 消失,我們就會倒。但如果它們繼續主導,我們會成為史上最大公司之一。」


這種專注與賭注,正是當前 AI 硬體市場最稀缺也最受投資人青睞的特質。



Tenstorrent:試圖重寫 AI 架構版圖的叛逆者


Tenstorrent 的野心極大。他們同時布局 RISC-V、資料中心推論、車用 AI 與機器人運算,是少數敢在多個領域正面迎戰 Nvidia 的公司之一。

在 Samsung、Hyundai、Fidelity 等巨頭支持下,公司估值逼近 32 億美元。


Tenstorrent 最大的武器是其「模組化架構哲學」,讓企業能擺脫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為其贏得大量產業興趣。



femtoAI:真正讓 AI「走進世界」的超低功耗革命


與主攻資料中心的 Groq 和 Etched 不同,femtoAI 走的是「AI 無所不在」的路線。


透過稀疏運算與超低功耗硬體,femtoAI 的技術能在:


  • 穿戴式設備

  • 工業感測器

  • 手機與手持裝置

  • 機器人感測模組

  • 智慧家電



等場景中直接執行 AI,而無需依賴雲端。


隨著 AI 遍布生活的每個角落,這類裝置端 AI 將成為下個十年的主戰場。


2026:AI 從雲端走向現實世界的真正拐點

2026:AI 從雲端走向現實世界的真正拐點



2026 將成為 AI 產業從「模型時代」跨入「部署時代」的分水嶺。

企業全面落地 AI、政府擴大基礎建設投資、消費電子全面 AI 化、機器人快速商業化——所有動能都指向同一件事:


AI 的核心競爭已全面轉向硬體。


推論負載預計將占全球 AI 計算的 80%

模型不再是瓶頸,部署才是。


在這樣的環境下,創投轉向硬體不是潮流,而是一場結構性的修正。




硬體很難,但因此更具勝利者優勢



打造 AI 硬體新創面臨漫長的開發週期、供應鏈風險、良率挑戰以及跨領域技術門檻,這些不是軟體新創所需面對的難題。


但也正因如此,硬體公司的護城河往往比軟體更深、更難被取代,也更能在市場中建立長期競爭力。


然而,沒有任何團隊能單靠自己跨越這些難關。



ICTGC:AI 硬體新創最關鍵的全球級啟動平台


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ICTGC)正在成為 AI 硬體創業者最重要的全球發射台。

它提供了全球最完整、最成熟、最具速度與密度的硬體生態系——台灣


台灣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硬體製造鏈:


  • PCB/PCBA

  • 熱設計與材料工程

  • 精密加工

  • 機構與機電設計

  • 先進封裝

  • 感測與機器人供應鏈

  • 大量協作、快速打樣能力



ICTGC 不只是提供門票,而是帶領團隊走過 設計 → 打樣 → 測試 → DFM → 試產 → 量產 的完整過程,並協助新創避免硬體常見的重大風險。


更重要的是,入選 ICTGC 對投資人而言是一個強大的信號:這是一支了解硬體現實、具備跨國執行能力的團隊



AI 的未來屬於能打造完整系統的人,而非只寫模型的人


Groq、Etched.ai、Tenstorrent 與 femtoAI 已展示下一代 AI 巨頭的雛形。他們並非只是寫演算法,而是打造支撐全球智慧化的物理基礎設施。


能穿越硬體挑戰的創業者,將成為 AI 時代最具價值的公司。


對這些創業者而言,ICTGC 是一項關鍵優勢——

一條通往台灣世界級硬體生態系的捷徑、

一個協助降低風險的強大夥伴、

也是 2026 年最受投資人關注新創的起跑線。



想了解更多?來參加 2026/1/13 在 Palo Alto 的「Bridging Silicon Valley and Taiwan」活動


若你想更深入了解 ICTGC 如何協助 AI 硬體新創跨越製造壁壘,歡迎參加 2026 年 1 月 13 日在 Palo Alto 舉行的 Bridging Silicon Valley and Taiwan: Semiconductor & AI Synergies


Bridging Silicon Valley and Taiwan: Semiconductor and AI Synergies
January 13, 2026, 5:30 – 8:00 PMStartup Island TAIWAN - SV Hub
立即報名

這將是創業者、研究者、投資人與台灣硬體生態系的年度重磅聚會,深入探討如何加速硬體落地、降低製造風險,並將新創想法推向全球市場。


無論你正準備打造下一代突破性硬體,或想知道台灣如何幫助你從原型走向量產,這場活動將是你的最佳起點。

留言


Upcoming Events

更多文章

訂閱文章和活動通知

感謝您的訂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