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能贏得人味大獎嗎?Sparknify 顛覆性的科技展暨影展挑戰未來敘事的界線
- Sparknify
- 5月1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已更新:5月5日
美國加州帕洛阿圖 — 2025年5月1日 — Sparknify 今日在一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會中,正式宣布「Human vs. AI Tech Fair & Film Festival」將於 2025年5月17日,在 Sunnyvale 的 Plug and Play 科技中心盛大舉行。與傳統發布會不同,現場由兩位超擬真的 AI 虛擬化身擔任主持,全程進行活動發表,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擬人化語氣與表現力。這兩位由 DeepBrain AI 和 vidBoard.ai 技術打造的數位主持人,其外貌、聲音與表情幾可亂真,為這場聚焦人類與機器創作邊界的影展揭開了極具象徵意義的序章。

這場記者會於帕洛阿圖的 Midpen Media Center 舉行,邀請了一眾重要講者與主持人,包括 Sparknify 執行總監 John Huang、執行長 Chanel Chan、導演暨 AI 時代敘事倡議者 Lana Shapoval、演員與創意合作人 Vanessa Born,以及 DeepBrain AI 行銷總監 John Son。眾人共同為媒體揭示了影展的核心理念,並說明今年最具文化意義的焦點獎項——「Sparknify Humanity Award 人性獎」——的評選宗旨。該獎將於 2025 年 5 月 17 日頒發,授予無論是由人類拍攝或由 AI 創作,最能詮釋人性本質的短片。本次記者會特別由 AI 虛擬化身全程發表,為這場已被譽為年度最具前瞻性與爭議性的文化盛會揭開序幕,象徵人類與機器在創作領域的首次正面交鋒。
敘事進入新紀元
本屆影展所拋出的核心提問,既充滿哲思,也直擊電影藝術的本質:
AI 是否能比人類導演更真切地詮釋「人性」的內涵?
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對創造力的定義與未來,是否也必須被重新思考?
Sparknify 的「Humanity Award 人性獎」不以創作來源為評斷標準——無論作品是由人類拍攝,或是由 AI 演算法生成,只看哪一部最能觸動人心。今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投稿蜂擁而至,涵蓋傳統電影創作者與生成式 AI 系統,最終遴選出 14 部入圍短片,展現出多元文化與敘事手法的精彩交鋒。
入圍名單包括:由 Sergiy Pudich 執導、代表烏克蘭與泰國的《The Writer’s Horror》,英國導演 Petra Molnar 的《Pi in the Sky》,以及來自巴西的 Rogério Cathalá 所拍攝的《Migratory Movements》。智利導演 Sebastian Arriagada 帶來風格獨具的《The Monkey With Its Tongue Out》,秘魯導演 Manuel Larios 則以感性的《Heal》入圍。西班牙有兩部作品脫穎而出:Carles Bigorra 的《#Beachfile》和 Fran Gas 的《Dark, Light, Yellow》。來自摩洛哥的 Mariam Mouzoul 創作了《The Living Room》,法國導演 Roméo Lefèvre 則以《Silentium》入選。義大利由 Gianluca Zonta 帶來《The Aquarium》,台灣則由蘇聿恆(Johnny Su)代表,以《Partner》參賽。日本導演 Akari Sōma 推出《AI Love You, AI Don’t Love You》,匈牙利則有 Endre Andor Lengyel 執導的《Endling》。最後,由美國導演 Jerry Hsiao 和 Anna Sophie Loewenberg 合作完成的《Meet Me in Chinatown》也名列其中。
這些作品雖風格、技術各異,卻都有一個共同目標:打動觀眾、激發思考、探索人性的本質。它們代表著一場全球性的創作對話,也體現出一個重要而深刻的提問:在這個 AI 能創作的時代,什麼才是我們仍然獨有的人性?
在這場記者會中,Sparknify 同步公布了本屆評審團的陣容,匯聚來自全球的重量級人物,包括知名學者、國際獲獎導演、實力派演員以及數位特效領域的業界翹楚。所有評審將進行「盲選」評比——不知影片是否由 AI 或人類創作,以確保公平與專注於作品本身的情感與表現力。
活動現場也特別與智利導演 Sebastian Arriagada 進行跨國連線,他是入圍短片《The Monkey With Its Tongue Out》的創作者。Arriagada 透過視訊親自分享了本片的創作靈感與背後的概念設計,展現了人類導演在敘事深度與情感連結上的細膩思維,提醒觀眾:即使 AI 正在快速進入創作領域,人類真實的情感經驗與生命故事依然擁有難以取代的力量。

另外入圍影片有一部台灣影片,《Partner》講述人與狼不可分割的情懷,Partner 導演 Johnny Su 成長於1990年的台灣,當時有一個著名布袋戲節目《阿公講故事》。溫暖的色調與生動的偶戲表演,深深烙印在他的記憶中,縱使三十年過去了,他仍難以忘懷。因此,他運用木頭的溫潤質感、富有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動畫技術,來呈現男孩與狼之間的情感連結,至於他有沒有用上AI工具,就等觀眾來現場判別投票他到底有沒有用AI了!

此次影展,除了正式入圍影片還將會有台灣精選特別短片,展現台灣創作者的精神,其中有一片是就讀於舊金山州立大學藝術碩士(MFA)研究所導演陳妍君,紀錄他的舅舅,一位來自台灣的軟體工程師在矽谷定居,在美國生活將近三十年,獨居養了十九隻貓,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生活,是什麼樣子?透過紀錄片的微觀視角,觀察我們對矽谷工程師生活的想像,捕捉其中關於人味與關係的純粹感受。
因為入圍影片只能僅有14部,將交由20位評審團投票選出,屆時3000元大獎獎落誰家敬請期待,有許多遺珠之憾,主辦單位也將就AI技術以及單獨項目特出作品做特別放映,片單將在網站上陸續釋出,讓現場觀眾可以欣賞到全世界不同地方報名的作品!開拓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尤其在AI的時代,科技的進步已經不是用年計算,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運用AI更快更全面性的進行改變!
動手體驗未來:AI 影片生成工作坊
這場記者會的高潮不僅止於虛擬主持。隨後舉行的「生成式 AI 影片工作坊」讓現場氣氛再次升溫,由 DeepBrain AI 的 Sabrina Wu 主持,短短 20 分鐘內,媒體記者、創作者與科技圈人士親身學習如何打造專屬的 AI 虛擬分身,並製作出專業級的影片內容——無需攝影棚、攝影機或拍攝團隊。這場實作體驗不僅展示了生成式技術的直覺性與易用性,更突顯了影像創作門檻的持續降低,正快速改變我們對媒體製作的認知。
延續影展的趣味精神,現場也準備了別具巧思的「人類 vs. AI 主題飲品與點心組合」,象徵科技與人文的融合,讓與會者從味覺開始,預先感受影展的未來感氛圍。
影展現場的巔峰對決
這場由 AI 主持的發表會只是序幕。2025 年 5 月 17 日(星期六),Sparknify 將於 Sunnyvale 的 Plug & Play 科技中心舉辦為期一天的盛大活動,正式揭開 Human vs. AI 科技博覽暨影展 的帷幕,邀請觀眾一同走進創意與演算法的交匯地帶。
當日精彩活動包括:
🏆 見證「Sparknify 人性獎」得主揭曉——究竟是人類創作還是 AI 奪下年度最高榮耀?
🎬 親自觀看入圍影片並投票,挑戰觀察力,猜測哪部是 AI 創作、哪部出自人手
💡 與前沿科技創業家與創新媒體人對話,近距離了解未來的內容創作趨勢
🤖 體驗未來科技——從 AI 藝術到智能機器人,還有精緻的手工藝品展演
🎭 欣賞融合程式與舞台藝術的現場表演,科技與表演藝術驚喜交鋒
🍔 享受創意美食與互動展區,在節慶氛圍中沉浸於人機共創的未來世界
這不僅是一場影展,更是一場文化與科技交會、故事與演算法共振的未來派盛典。
活動資訊
📅 活動名稱:Sparknify 人類 vs. AI 科技博覽暨影展
🗓️ 日期:2025 年 5 月 17 日(星期六)
🕚 時間:上午 11:00 至下午 7:00
📍 地點:Plug & Play 科技中心,440 N. Wolfe Road, Sunnyvale, CA
🎟️ 活動開放公眾參加 —— 立即報名:www.sparknify.com/2025-techfair
Comments